安妮思不喜歡談論八卦、更不愛聊是非,尤其是針對影視名人等的花邊新聞做評論,因為我們始終無法由事情的表面來窺得事情的原貌,事實只有當事人才清楚明瞭,旁人沒資格品頭論足。
近日,閒來無事翻閱『親子天下』雜誌這期剛好是吳淡如的專訪介紹,滑手機時無意間看到苦苓和吳淡如的紛爭新聞,因好奇心驅使讓我手滑點進新聞內容(https://stars.udn.com/star/story/10089/6832008),我對於苦苓或吳淡如沒有特別偏好,正如我說的我們無從得知事情的原貌,無法評論誰是誰非。但看完這篇新聞不知怎麼回事,心情突然沉重起來...。
「媽咪,只有一顆牛奶糖,弟弟會跟我搶,真討厭!」、「今天老師讓大家抽獎,我抽到不喜歡的玩具,真是好倒楣!」、「為什麼每次都是叫我收桌子啊,真不公平!」、「為什麼同學能買Switch,我卻沒有?」以上諸如此類的孩子抱怨,各位爸爸媽媽們是否熟悉呢?父母疼愛、呵護小孩,捨不得孩子受到任何委屈,不斷地奉獻付出,只為求得給孩子最好的。某日送阿盧到幼兒園時,看一位媽咪手拿著小型電風扇緊跟在她寶貝旁吹著,另一隻手還不斷地幫忙小女孩搧風,深怕從下車到校門口這一小段路程,孩子會因此熱著。看到這幕的安妮思,不禁皺起眉頭來,皺眉頭的原因不是想出征這位媽咪,而是讓我陷入深思,思考著我是不是也如此的保護著我的孩子,不忍他們吃苦,竭盡所能給他們最好的,幫他們收拾玩具、幫他們整理書包、幫他們打理好生活點滴,讓孩子分不清這是誰的責任...,我是否打著疼愛孩子的心,其實是在剝奪走孩子主動與培養良好自理能力的機會呢?
往往對於孩子無私的付出,卻忘記教導孩子學會感恩,記得有一次阿格忘記帶色鉛筆到學校時,回家第一句不是反省自己,而是對著安妮思不悅地說:「媽咪,你忘記幫我帶色鉛筆了!」,「你昨天有沒有仔細確認聯絡簿呢?」我訝異看著阿格,「因為我以為你幫我簽聯絡簿時,就會知道要帶啊!」阿格一臉疑問地看著安妮思。孩子視為理所當然,受之無愧的表現,說穿了就是父母為孩子做太多了,讓孩子誤認為那是父母的責任。
『別養出白眼狼』從我腦海閃過,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應該是幫孩子料理一切,而應該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,『教』給孩子能力,而不是『養』出受之無愧的孩子,我勉勵自己不當個將孩子捧在手心上做太多的父母,而是讓孩子能學會獨立、懂得感恩的人,當個幸福的人。
當阿格抱怨桌上只剩下一顆牛奶糖時,「還有一顆牛奶糖,好棒喔!哥哥你一口我一口好嗎?我們一起分享吃掉吧!」阿盧對著阿格撒嬌。正在生氣拿到不滿意獎品的阿盧,「老師真好,花自己的錢買了好多玩具來當獎品給你們玩抽抽樂,你抽獎的時候很緊張吧!」阿格幫著阿盧轉移心情。「每次麻煩你幫忙收拾桌子,真是謝謝你!好險有你的幫忙,媽咪才能立刻上菜,我們準備吃飯囉!」、「Switch聽起來很不錯,如果你覺得有需要,那存錢買!不過,媽咪發現你自己親手動手做得玩具有趣多了,媽咪好喜歡!你覺得呢?」。
『保感恩、懂知足是一種幸福』安妮思對這句話很有感覺,常常想怎麼樣才能感受到幸福呢?『擁有好多好多的愛』、『有花不完的錢、買不完的包』、『有接收不完的讚美和肯定』到底怎樣會讓一個人有幸福感呢?邁向不惑之年的我才發現原來幸福其實很簡單,如同“幸福的臉”歌詞裡的『老師說如果慾望能夠少一點,快樂就會多一些』,我很認同,不知道各位是否如此?
幸福的臉
作詞:黃大軍 & 魏肇新
作曲:黃大軍 & 魏肇新
幸福有沒有在我身邊 怎麼一直看不見
幸福有沒有在你那邊 讓我看看它的臉
家裡已經找了好多遍 只有溫暖的房間
爸爸說幸福就在鏡子裡 那就是我快樂的臉
老師說 如果慾望能夠少一點 快樂就會多一些
愛惜地球給我們的資源 隨時記在心裡面
我用善良禮貌的雙眼 發現大家幸福的臉
家裡已經找了好多遍 只有溫暖的房間
爸爸說幸福就在鏡子裡 那就是我快樂的臉
老師說 如果慾望能夠少一點 快樂就會多一些
愛惜地球給我們的資源 隨時記在心裡面
我用善良禮貌的雙眼 發現大家幸福的臉